Search

【凡事先往好處想】

有天站在我們家放點心的櫃子前,兒子剛好走來拿水壺。
  • Share this:

【凡事先往好處想】

有天站在我們家放點心的櫃子前,兒子剛好走來拿水壺。

D:媽媽,你又要吃點心了嗎?你可能是因為吃太多點心所以最近才變胖喔。

我 (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但真心的說):你說的很有道理。

D 走回房間上家教課。我繼續站在打開的點心櫃前想著:要是剛剛這句話是從我先生或是其他人的口中說出,我可能會有兩種反應:

😡 惱羞成怒(吃個點心還被點出是自己導致了肥胖,尷尬又生氣)
🤬 火冒三丈(說我吃點心就算了,還說我胖,根本就是人身攻擊)

可是,這天 D 跟我說的時候,我雖然有一點不好意思,但完全沒有怒火。一邊吃著我的堅果酥,一邊想著:為什麼反應會差那麼多?
.
.
這讓我想到今日好文中的分析。

想像這個場景:你跟一個朋友約好要通電話,可是當你撥電話給他時,沒有人接,而且他/她也沒有回你的電話。這時,你會怎麼想?

1. 朋友可能被工作耽誤了
2. 朋友不想跟你通電話,連通知你要取消都不想費力氣
3. 朋友這週可能忙壞了,忘了把約會紀在行事曆上
4. 你可能撥錯電話號碼

在類似上述的社交情境裡,我們的頭腦中會出現許多的分析與解釋,有些解釋比較和善,有些則怪罪對方。

🤔 研究怎麼說?
1. 普遍將別人的初衷歸類為「非友善」的人,通常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較不滿意。

2. 練習凡事先往好處想,能提升社交關係以及生活的安樂程度。

3. 當我們滋養正向與信任的關係時,就能被溫暖與支持圍繞,同時會感覺世界更和善。

🤔 生活中能怎麼做?
1. 如果覺得自己如社交孤島,可以考慮去參與社工服務或一個友善又接納的團體來擴充自己的社交圈。

2. 練習用開放與直接的溝通方式。這特別適合偶爾會覺得別人是帶著惡意的人。這樣的人特別容易進入想來想去又不知所措的狀態。與其一直猜測,不如直接跟對方溝通他/她讓你感到疑惑的行為。

3. 如遇到類似上述的社交狀況時,先往好處想。在聽到對方的說詞前,別急著下定論。
.
.
回頭想想我跟 D 的互動,忠言會逆耳不一定是因為它過度真實或是刺到痛處,而是因為長大的我們已經建立好一個很厲害的自我保護機制。

我們彷彿生活在一場拳擊賽中....隨時準備閃,防,反擊。因此,常常說者並無惡意,但聽者卻感覺被攻擊。於是,我們就惱羞成怒,火冒三丈,然後當然就要反擊回去。

原來,我對 D 沒有負面情緒,是因為我預先就將他的意圖設定為善良的,我相信他不會故意傷害或攻擊我。所以聽到他說的話,反而有種交心的真誠感,當下還感到欣慰我們能擁有這樣互信的關係。

當我們先設想別人(尤其是我們熟識或愛的人) 的用意與初衷都是好的時候,雙方的互動就變了,生活當然也就更美好咯!
.
.
.
.
#好適合用在伴侶與父母關係上啊
#生活中的修行
#身心靈補給站
#意在育兒 #mind4parenting

今日好文(英)
UC Berkeley 的 Greater Good Center 分享:
往好處想會發生什麼事?https://reurl.cc/d0EGL2

Photo by Frank McKenna on Unsplash


Tags:

About author
從懼怕小孩到成為兩個小孩的媽媽.... 從幫女兒找學校到投入教育基金會的工作.... 從小孩的幼兒園認識蒙特梭利到拋家棄子取得 AMI 0-3歲的師資證照.... 成為媽媽讓我的生活重新設定,它帶我探索生活、育兒、教育與人生的意義,因為當媽媽真的不容易!!
初學說故事人 | practicing storyteller 蒙特梭利生活 | montessori lifestyle
View all posts